第305章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1 / 2)

简单考虑一番之后,李鸿运决定:遇事不决莽一波

虽然他现在并不清楚梁军的具体战力如何、秦王的个人战力到底能在这场战斗中起到多大的作用,但这毕竟是游戏。

试一试,自然也就知道了。

就算打不过突厥人,但只要打一次,自然能够发现一些漏洞或者破绽。

想到这里,李鸿运看向齐王:“我准备与突厥人决一死战。”

齐王脸上露出犹豫的表情:“二哥,我军此时人困马乏,突厥人则是以逸待劳,此时出战,恐怕对我军不利吧

“依我看,不如我们先进城休整一番,等养精蓄锐之后,再与突厥人大战不迟。”

李鸿运默默地叹了口气,果然,齐王是指望不上的。

“既然如此,你便守住正面,尤其是挡住沟水方向的突厥骑兵。

“如果他们真的冲下来,也要不计一切代价守住。

“我去迂回”

李鸿运说罢,没有给齐王再度发言的机会,直接带着人拍马离开。

他佯装是要进入豳州城中休整,但实际上,却是从豳州城附近绕了一个大圈子,想要直接突袭突厥人的后方。

骑兵作战中有一条铁则:遇事不决大迂回。

如果迂回没能解决问题怎么办那一定是因为你迂回得不够远。

此时,在颉利可汗率领的突厥骑兵已经占据了有利地形的情况下,迂回到后方去作战,就是硬碰硬打起来之后唯一的解法。

在这支骑兵尝试着向突厥骑兵的后方迂回时,梁军的游骑哨探也在不断地放出,为李鸿运收集情报。

而在正面,齐王则是在胆战心惊地与突厥人对峙。

“殿下,突厥骑兵实际上分为两部,一为颉利可汗率领,一为突利可汗率领。此时,两人各率一部分骑兵,在五陇阪上布阵。

“军容齐整,暂未看到明显破绽。”

很快,有游骑兵快马奔回汇报军情。

李鸿运点了点头,再度看向五陇阪的方向。

突然,他的目光一凝,立刻从身上取下大弓,一箭射出。

“噗”的一声,在战马嘶鸣中,突厥人的一名探头探脑的斥候骑兵被射落马下。

开弓的时候,李鸿运发现了即便是自己的大弓,也都有些不称手了。

“下雨天对弓箭有一定影响

“可以一战”

古时候的弓箭使用的胶、筋,在下雨天弹力会下降,严重影响射程。而且,滴落的雨点也会影响到箭矢的轨迹、阻碍视野,所以射击的准确度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对突厥人是一种较为不利的情况。

因为梁军虽然也有弓箭,但并不像突厥人一样对弓箭特别依赖。梁军的主要武器还有刀、马槊等等。

突厥人作为游牧民族,他们的骑兵战法并不弱。两位可汗率兵在五陇阪上布阵,必然也会不断地派出游骑兵四下查探。

最初时,李鸿运可以率领这支骑兵假装进驻豳州,避开突厥人的视野,而后也可以沿着河谷的沟壑迂回前进。

但很快,他们必然遭遇突厥人的游骑,不可能真的一路潜行到突厥人的后方。

所以,即便是绕后,这支梁军精锐骑兵也还是要以低打高,从背面硬冲五陇阪。

“传令,全军向前,急进”

既然已经被突厥人的游骑发现,那么此时就要兵贵神速了。

李鸿运一夹马腹,率领骑兵直扑五陇阪。

突厥人果然很快发现了他们,在短暂的骚动之后,这些突厥骑兵也动了。

他们骑着战马从山坡上直冲下来,纷纷张弓搭箭,向着梁军射来

只不过,梁军身上的披甲率很高,而且确实如李鸿运预料的一样,下雨天箭矢的准确度和力度都大打折扣。

梁军手持大刀、长槊,直接与突厥人对攻,拼命厮杀

至于李鸿运,他还是射箭。

虽然下雨天弓箭的杀伤力降低了不少,但他的大弓毕竟力道强大、质量过硬,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依旧能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

再说了,李鸿运也不擅长用刀啊。

如果是历史上真正的秦王,此时可能会选择直接拿刀上去砍人。

根据史料记载,秦王的刀法同样很厉害,当年他十九岁平宋老生的时候,率军冲击军阵,手杀数十人,两刀皆缺,流血满袖,洒之复战。

杀了数十人,两把刀都砍卷刃了,流的血都充满了整個战袍的衣袖,洒掉血之后又继续打。

所以,如果有人以为秦王是个脆皮的adc,那就绝对想错了。

他也可以根据战场的形势,随时转职成为战士、刺客等等各种职业。

只不过李鸿运并没有秦王那样出神入化的刀法,所以此时还是用大弓射杀突厥人的首领,为梁军的冲击制造条件。

突厥骑兵在短暂的慌乱之后,也很快发起反击。

万余人的骑兵直接分成了两部分,分别从五陇阪的两面冲下

其中,颉利可汗所率领的主力直接迎击李鸿运带领的骑兵,而突利可汗所带领的骑兵则是直扑齐王和剩余的梁军。

当然,李鸿运此时并不知道突厥人具体是如何沟通、如何排兵布阵的,但看到对方分兵的情况,就基本上确定了自己的敌人必然是颉利可汗本人。

不仅仅是因为他所迎战的骑兵更多、看起来战斗力更强,也是因为突利可汗可能不太想与秦王直接交手。

混乱的战场中已经没有任何沟通或交流的余地,李鸿运将所有的注意力全都放在战斗本身,率领着梁军的骑兵与突厥人对冲。

不得不说,梁军骑兵确实悍勇,即便是以低打高、突厥人骑兵冲击力更强的情况下,也仍旧保持着极高的组织度,浴血奋战。

精良的铠甲、长刀、马槊等等装备,为这些梁军的精锐骑兵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然而,就在李鸿运率军与颉利可汗的主力骑兵厮杀时,另外一边的梁军,出事了。

“报

“殿下,齐王殿下的军阵被突厥人冲开了,正在往豳州城中撤退”

传令兵艰难地在一片混乱中找到正在拼杀的李鸿运,告诉他这个让人有些脑溢血的消息。

“什么”

李鸿运瞬间气不打一处来。

齐王那边才是主力啊

李鸿运这里虽然带了精锐骑兵,但在人数上并不算多,不过千余人。而齐王那里才是梁军的主力。

毕竟他要迂回到敌人的后方,也不太可能带太多人,那样过于招摇了,无法达成兵贵神速的目的。

结果,自己抗住了突厥人的主力,齐王那边的梁军主力却被突利可汗给冲了

李鸿运眉头紧锁,但很快下定了决心。

“跟我往里冲”

说完,他一马当先,想要直接凿穿突厥人的骑兵,找到颉利可汗的所在位置。

而这个尝试自然是失败了。

毕竟此时突厥人的骑兵数量更多,而颉利可汗也并不是无能之辈,他居高临下占据优势,又骑术精湛随时可以后撤。

斩杀他的难度,比秦开云将军当年阵斩敌将还要更难。

毕竟秦开云将军斩杀高毅时,敌军正在变阵,而当时的大军还是以步兵为主。

战死之后,李鸿运没有立刻重新开始,而是去查阅了一下当时的史料。

而后,根据上一次尝试遇到的问题,全面地总结了一下当前面临的局势。

其实上一次尝试,在得知齐王的主力梁军被突厥人击败之后,李鸿运就明白,这次尝试必然失败了。

当时的他,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撤退,要么并行险招、强行冲进去刺杀颉利可汗。

但很显然,这两个选择的结果都不会太好。

撤退的话,突厥人一定会紧追不舍,而即便梁军的战力再怎么强、组织度再怎么高,在被追击的过程中也必然会损失惨重。

到时候,即便是顺利撤回了豳州城,接下来也很难再杀出来找回场子。

突厥人会更加肆无忌惮地在周围烧杀掳掠,他们的“恐秦症”也会瞬间被治好。

局势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至于刺杀颉利可汗,且不说成功率太低的问题,即便真的成功了,秦王深入险地,想要再杀出去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到时候,最高兴的应该是突利可汗。

因为他可以直接接手剩下的全部突厥军队,而梁军的情况依旧不会有任何的改善。

所以总结起来,最大的教训就是,这一战不该打。

关中一直在下雨,导致粮道阻绝、士兵疲惫,而突厥人又以逸待劳、占据高坡,在这种不利条件下硬打,梁军确实占不到便宜。

但像齐王说的那样,据守豳州,显然也不行。

那样会示敌以弱,让突厥人知道梁军不敢打,接下来的行事会更加肆无忌惮。

李鸿运不由得感慨:“兵者,诡道也。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能则示之以不能,不能则示之以能。

“在彼此各有优劣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避免自己的劣势、扩大敌人的劣势,尽可能地发扬自己的优势、压缩敌人的优势。

“做完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之后,才能进行决战。不能总是仰仗着自己的悍勇就去做一些无意义的尝试。”

重新在脑海中复习了一下台词后,李鸿运再度开始了扮演。

这次,他要复刻当年秦王的操作。

“二哥”

齐王刚想说些什么,李鸿运已经打断了他。

“突厥人的骑兵占据高处,居高临下查看我军动向,不可对其示弱。否则,就再也难以限制了。

“你留在这里带领大军坐镇,我去去就回。”

齐王不由得大惊失色:“二哥,突厥人本来就已经占据了优势,此时贸然前去,若是万一有了闪失,后悔可就晚了”

显然,齐王也知道自己的成色。

他确定如果秦王也在,那这一战就算输了也能全身而退。

但是,如果秦王先去送了,那他还打什么恐怕兄弟俩就得一起栽在这里了。

其实秦王送了对齐王来说是好事,毕竟现在他站在太子一方,正在考虑着如何扳倒秦王。

但如果连自己也搭进去,那就很不划算了。

李鸿运没理他,直接带着百余名精锐骑兵直接前冲。

马蹄奔腾,踩踏着泥泞和积水,向着前方的五陇阪冲去。

来到那条横亘在梁军与突厥骑兵中间的小河沟时,李鸿运一提马缰,百骑整齐划一地停在他的身后。

而后,李鸿运看向五陇阪上如黑云一般的突厥骑兵,这百余骑兵在上万骑兵面前,就像是惊涛骇浪中的一叶小舟,确实有些不够看。

但正是因为这样,才更要表现出英勇无敌的气势来。

李鸿运确信,经过前面几个年份的积累,秦王这个名字已经在突厥人之中赫赫有名。

而接下来所有的操作,都是建立在这一前提上的。

他大声喝道:“我秦王也”

不得不说,这四个字一喊出来,仿佛瞬间就与空气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