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头,白杆军正在苦苦支撑,士兵们奋不顾身,听着战马的嘶鸣声,看着军旗绣着上的祖字,秦良玉当即大喝:“援兵来了,随我杀”然而,话音刚落,她已经倒在城前,鲜血流尽,脸色苍白。
与此同时,正在擂鼓的孙承宗却是满脸笑意,突然间轰然倒地。他的笑容还挂在嘴边,已经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祖大寿率领手下的关宁铁骑,如猛虎出山,径直向着金兵人群中撞去。金兵顿时倒地一片,祖大寿杀出了一条血路,在战场内杀了数个来回,将金兵镇住,这才回到城里。
在城头,他看着失血昏迷的秦良玉,身受重伤却屹立不倒的满桂,还有那已经离世的孙承宗,祖大寿满脸敬意。他果断地下令:“快让人来救治”
亲卫们迅速将重伤的秦良玉和满桂抬下去,最后来到孙承宗的尸体前,沉声道:“即刻送往京城”。随着一声令下,身边的亲卫将孙承宗的尸首抬起,看着那笔直的躯体,一台奢华的轿子将孙承宗的棺椁运往京城。738
而在远方,皇太极看着明军援兵,冷冷吐出一个字:“撤”多尔衮满脸怒气地闯进军帐,皇太极挥手让侍候的人撤了出去。
“大汗”
多尔衮的呼喊声在空气中回荡,带着急切和期待。
“回来了,没受伤吧”
皇太极的语气关切而深沉,似乎在迎接疲惫归来的战士。
多尔衮摇摇头,目光中带着一丝不服气的光芒,片刻后才开口说道:
“大汗,给我更多时间,我一定能攻下遵化城。”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对胜利的渴望几乎可以触摸。
皇太极听后,摇了摇头,深沉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
“十四弟,看看这个。”
他的声音低沉,将一张纸条递到了多尔衮面前。
多尔衮接过纸条,脸色微微变化,上面写着:
“毛文龙已上岸。”
皇太极看着他的表情,缓缓地点了点头,才开口说道:
“十四弟,二贝勒已经带人去驰援了,但别忘了还有一个搅局的家伙。”
他的语气带着几分阴沉,让人无法忽视。
“大汗是说袁崇焕”
多尔衮的语气带着几分疑惑。
“如今他手下的大将已经尽数回到关内,但见不到袁崇焕,我的心里不踏实,因此还是小心为上。”
皇太极的语气严肃而认真,让人无法忽视。
多尔衮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点了点头,沉声说道:
“我明白了,大汗。”
他的声音中带着决然和坚定,仿佛已经做好了准备。
而此时,袁崇焕已经绕道直奔上营,草原上遍地的马匹粪便让他有些疑惑,但已经等不及他多做思考,手下的两万人马在上营方向锁定遵化城的方向,立刻疾驰而去,留下的只有一片尘土。
二贝勒行在路途上,脸上满是不高兴,因为他知道,连日的对峙,他已经有把握在皇太极领兵来时,趁此一举攻破遵化,而今属于他的功劳被皇太极让给了多尔衮,自己被一脚踢开,心中的愤怒和不满几乎无法忍受。
“战报”一名士兵突然跑来,脸上满是紧张和兴奋。
“贝勒爷,战报”
二贝勒原本以为是遵化攻克的战报并未放在心上,漫不经心的打开蜡封,看到明军驰援的消息,他隐隐露出一个笑容,语气都有些欢快了:“全速前进”
在京城的中心,皇极殿巍然耸立,庄严而神秘。今日的皇极殿气氛异常沉闷,大殿中央立着一口的棺材,里面安详地躺着身披铠甲的孙承宗。
铠甲上沾染的烟尘尚未拭去,崇祯帝面无表情地坐在龙椅上,冷冷观察着每一位大臣的进殿神态。待到群臣齐聚,崇祯帝起身,缓缓踏着御阶走下,来到孙承宗的棺材旁。
“诸位臣工,睁大你们的眼睛,看看这位不朽的肱骨之臣。他的肉体虽已逝去,但精神永存。此等英灵护卫我大明,何愁不能战胜朕在此谢过了”
说着,崇祯帝深深地向孙承宗鞠躬,表达出无比的敬意。
“陛下”
众人惊愕万分,无不为之动容。在一切都结束之后,崇祯帝示意王怀恩。
王怀恩踏出一步,以庄严的语气宣诏:“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世间良臣孙氏承宗,为国捐躯,上无愧于苍天,下无愧于庶民。朕感念其为社会之贡献,追授孙承宗正一品太师之职,荫其子孙,永受皇恩。赐美谥武忠
钦此”
“朕决定为孙大人举办一场盛大的葬礼,期望诸位前去吊唁”
“臣等遵旨”
一队御前侍卫恭恭敬敬地将棺椁抬走,开始了庄重的入殓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