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万陈戒看着资金余额默默盘算着,高二还有一年时间,利用复利原理,只要再找两次翻倍的机会,资金就能到只股票完成25的盈利,100万的目标就能实现了,不过有个前提,他每次都要满仓操作才行。
满仓操作,这个字眼是陈戒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因为风险太大,可是经过这次锻炼,他的心理承受力已经比最开始强大不少,现在只需要再找三次机会,一年三次操作,这个频率对他而言还是能够接受的。
最关键的是,陈戒赶上了好时候,现在的大盘正是熊市的尾声,牛市的开始,牛市一旦启动,最少也有一两年的时间。去年他还觉得资产翻10倍是天方夜谭,可是现在看来,倒是能够看到点希望了。
破晓前的那缕鱼肚白似乎正向他缓缓招手。
将计划梳理一遍后,陈戒终于把心放到肚子里,现在是该准备期末考试的时候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话出自曾子的大学,道出了学习的根本规律,虑而后能得的根本在知止,学习这个事儿,最忌讳心不定,现在的孩子个顶个聪明,可是学习成绩却不是个顶个的好,心不定是根本原因。
能让孩子心不定的原因很多:家庭关系不合谐,父母天天吵架的;亲情缺失,单亲家庭的;家里不安宁,经常有人上门讨债的;亲友不慎,每天团团伙伙的;开窍太早,整天患得患失的。
陈戒虽然不在此列,不过炒股票的心理状态和搞对象极为类似。
搞对象是怕表白了被拒绝,以后连朋友都没得做,不表白怕被别人抢跑,每天看着人家出双入对心里难受,整天患得患失。炒股票是买了怕跌,害怕套牢以后永无出头之日,卖了怕涨,一旦错过时机,追都没法追,也是整天患得患失。
所谓学霸,不是说他厉害到能够逆天而行,相反,是他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周边的环境都能按照客观规律配合他而已。
什么是客观规律,曾子在大学里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陈戒学习再好,股票在手,心也很难安定,只不过基础扎实,能让他吃点老本而已。连他自己都能意识到,如果继续持有股票,他的学习成绩一定会受到影响。
可陈戒的过人之处在于,他能准确意识到影响学习的不利因素究竟是什么,并且在决定认真学习的时候果断解决这个不利因素,当然,也不能排除陈国刚对他的引导。
可陈戒为什么能准确发现不利因素呢他为什么能够意识到定心对学习的重要性呢他的思维过程并不复杂,当他决定准备期末考试时,很自然就想到了炒股对他的影响,根本没有想学习先定心这种考虑。
说没有,其实也有,只不过这个逻辑链条已经变成了陈戒的潜意识,“想学习先定心”这六个字就像一个函数,当陈戒把“想学习”这个参数传入这个函数时,大脑自然给出了“股票”这只拦路虎。
可这个潜意识里的函数又是哪里习得的
答案就是陈戒的开蒙童子功,陈戒背完千字文和百字姓后,陈国刚接着为他安排了四书五经的背诵任务,大学这篇文章陈戒打小会背,到了现在,早就溶入血液,变成思维方式的一部分,而他却并不自知。
谁的童年不想有个好成绩,让学生羡慕老师喜欢呢可是不少孩子动了想学习的念头时,大脑并不能给出相应的结果,说到底,是没有安装这个函数。
就算老祖宗的东西没丢干净,孩子的大脑能够给出影响学习的拦路虎,可这个结果有时并不是孩子能够解决的。
孩子想学习,家里天天乌烟瘴气,今天来个人借钱,明天来个人讨债,后天干脆几个人聚在家里喝酒打牌,孩子就算想学习能学在心上么这些问题是孩子自己能够解决的么
为什么孩子会成长在不同的环境,西方人习惯用概率解释问题,东方人习惯用祖荫解释问题。两种答案反应了两种文明看待事物的哲学观念。
西方人是个体观,分析问题总喜欢割裂了看,看得见的问题他们分析,看不见的问题一概忽略,所以得出概率论这种没有感情色彩的结论。
东方人是整体观,分析问题时看得见的、看不见的都要放在一起分析,历史是看不见的,传承是看不见的,但是这些因素东方人都要考虑,所以得出了祖荫的结论。
哪个答案更正确,不同年龄的人会有不同选择。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有的家庭父母天天吵得不可开交,有的单亲父母天天忙着第二春,可孩子的学习依旧很好,这不是祖荫的问题,而是孩子自己的根基问题,根基深的孩子,很多知识都似曾相识,不用学都知道,成绩自然不受影响。
但是这种孩子毕竟少,所以才叫例外。
陈戒有祖荫,有根基,这样的人更是少数中的少数,所以他的道路注定很难被人复制,那些听到什么“只要按照我的方法走,人人都能成功”的成功学话术,还是谨慎为好。
陈戒赚到钱,还是老规矩,零头请大家吃饭。
不过通知的时候赵雅慧已经回家,临近期末,她决定在家复习,也就没有参加这次的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