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啥,这个世界没有都江堰?(1 / 2)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这篇表文,正是前世无比之名的出师表。

也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时上书给刘禅的。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虽然是上书,但因为受刘备所托。

在这一篇文章里,诸葛亮却是像父亲一样,在远行之时不断的对刘禅进行嘱咐。

像其中的“亲贤臣,远小人”更是成为名言。

只是。

虽然诸葛亮如此嘱咐,但在后面当中,刘禅也没有做到如孔明所说。

他不但没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君主,反而还在北伐的时候因为听信了谗言,还将孔明给召回来了。

此时知道诸葛亮去世,一瞬间,往事种种一下子全浮上心头。

在刘禅心里,不知道他是否能想到,未来他将投降于魏,并且创出一个乐不思蜀的成语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又一次擦了擦眼睛,陈凡有一些读不下去。

与之同时。

在这一篇出师表读出之时,众人眼里却是浮现出了那位在隆中走出,三分天下的诸葛孔明。

只是可惜。

孔明一辈子都在恢复汉室,最终还是没有能够完成。

想到这里。

陈凡又说道:“曾经杜甫在蜀地参观武侯祠时,写过好几篇孔明的诗。”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这是杜甫写的八阵图。

不需要陈凡解释,众人便知道,这说的是夷陵战役当中,诸葛亮用句遗恨失吞吴,并不是说没有将东吴灭掉,而是说刘备失策想要吞吴。

以当时蜀国的势力,别说是打魏国了,就是想灭掉吴国也不可能。

之所以诸葛亮一次又一次北伐,只不过是以北伐而求蜀地生存空间。

不过。

杜甫关于诸葛亮的诗,蜀相却更为知名。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最后一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说的不正是诸葛亮六次北伐,全都失败吗

而除了杜甫,陆游也写了不少有关于诸葛亮的诗。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说的是陆游回忆当年在大散关一带的军旅岁月。

但此时陆游已老,他再也不可能前往一线战场,再不可能参加北伐了。

这也让他想起当年的诸葛亮。

有谁能像诸葛亮一样,一生鞠躬尽瘁,励志恢复中原呢

“诸葛亮去世之后,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较量。但可惜,蜀国刘禅最后投降于魏国,而东吴也在陆逊死后,东吴没有出现特别厉害的大将,被晋所灭。至于魏国,也被司马家族夺位,最终三家归晋”

也到此,三国历史至此结束。

说完。

陈凡便没有再继续讲下去,离开了武侯祠。

“唉,没想到最后丞相竟然死去了。”

“人总会有一死的。”

“我知道,但孔明的志愿没有完成,就这样死去,实在是太遗憾了。”

“换我,我也是。”

虽然几天时间过去。

但关于孔明,关于诸葛亮的传奇一生,他的热议仍然没有停下。

特别是诸葛亮最后死去之时那段经历。

本以为将司马三父子诱骗至上方谷,北伐有望。

结果,上天却降了一场大雨。

本想靠七星灯续命,不想,魏延却是不小心撞倒了主灯。

但哪怕如此。

明知道自己要死,孔明仍然对于死后做出了安排。

先是除去了有反骨的魏延。

又让将士将他的尸体推出,惊走司马。

但天下大势,到底不是在蜀地。

哪怕诸葛有经天纬地之才,最终也只能长叹,不可能再看到北伐成功那一天。

当然。

还有诸葛亮北伐写的那篇出师表。

无数粉丝自发背诵起了这篇文章。

甚至。

不只是他们背诵,他们还令自己的子女背诵。

至于原因。

也不是说未来可能教科书上会提及。

更多的,则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记住,能够知晓在千年之前有一位生于隆中的诸葛孔明。

“陈凡老师,您这是想去哪”

“我也不知道。”

“啊,不知道”

离开武侯祠之后,陈凡便一路沿着泯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