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军功经济(1 / 2)

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2386 字 14天前

渊盖苏文愤恨的看着战场,那支甲胃齐全的士卒,在野外偶然的遭遇战中很强。</p>

但更让渊盖苏文感觉到恶心的,却是对方在依靠营地的防守战中的惊人表现。</p>

原本唐军搭建起来的防御设施对进攻的一方来说,算不上恶心,毕竟时间还是太短了。</p>

但就算自己集中力量打开了营地缺口,那些手持盾牌,身穿甲胃的全甲步兵,结果就往那些缺口上一堵,那缺口不见了。</p>

因为这支士卒身上的甲胃,居然比他们搭建起来的营地可能都要来得结实。</p>

至少,唐军临时搭建起来的营地那是木制的,但他们这身甲胃却是钢铁的啊!</p>

就在自己的士卒前冲导致阵型密集,唐军抓住这机会尽可能的进行杀伤己方士卒。</p>

而自己的士卒冲冲不上去,退退不下来,只能被对方的箭雨冰冷收割。</p>

尤其那高得仿佛城墙似的船支,从这居高临下的射击让渊盖苏文很难受。</p>

渊盖苏文见到这幕,不由感到无比头疼。</p>

毕竟能对抗舰队的只有舰队,但高句丽的舰队没了,没得甚至还有高句丽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水军人才。</p>

这让高句丽在兵种上就缺了一环。</p>

否则,高句丽的舰队哪怕比大唐弱,但只牵制住大唐舰队,自己就不会这么被动。</p>

同时,自己手中的攻坚力量也是相当的不足。</p>

自己本部的力量收缩天赋不是说对对方无法造成伤害,但因攻城战时无法发挥出骑兵军团的冲锋效果,失去第一击所带来的斩杀,那整个军团的战斗力自然大打则扣。</p>

这到底是自己好不容易才培养出来的本部战部,怎么可能当做是炮灰来消耗。</p>

说到底现在的高句丽还只是巅峰王国,甚至在巅峰王国中韧性是最强的一批了。</p>

比较起当初好不容易出了一支二天赋的吐谷浑,高句丽的底蕴要高的多,但即使如此,高句丽到底还是王国,底蕴比较起大唐来还是差太多了。</p>

至少对大唐来说,真打起来普通二天赋战部完全能够当做普通正卒使用。</p>

国内只要战将天赋加上军队天赋,靠府兵进行强行扩充,一个月能够爆出十几支来。</p>

但高句丽已经是王国中的佼佼者了,但二天赋战部对他们来说依旧是决定性力量,不可能这么随随便便就丢在战场上的,因为补起来真不容易啊。</p>

渊盖苏文见着几次进攻都无法打开局面,也只能暂时选择放弃。</p>

等到打造更加先进的攻城器械或者召集更多高句丽士卒,再来找唐军试试水。</p>

毕竟自己的血将军天赋擅长打血肉磨坊的绞肉机战争,到时候就算用人堆,也把对方给活生生的给堆死。</p>

所以,渊盖苏文虽然选择撤离,但却开始去准备酝酿下一场的战争。</p>

大唐把这么枚钉子钉在平壤,对掌控平壤的渊盖苏文来说,是相当难受的。</p>

随交手终结李德謇没多待,留下八艘船舰给苏烈调度,就带着舰队主力顺着海岸线撤离。</p>

当然谁都知道,高句丽到大唐直接走西南角的对角线是最快的。</p>

倒不是技术不够不能辨别方位,而是只要是正常舰队就很少敢这么勇的。</p>

哪怕渤海已经算得上是华夏周边最平稳的海域了,但谁也不敢保证一阵强风,一阵暴雨,会不会对舰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p>

而靠着海岸线走,基本上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大海带来的危险,让舰队能停靠岸边。</p>

毕竟大唐的最大优势就是海运带来的优势,李德謇实在没必要为了着急而冒太大风险。</p>

至于能不能来得及给苏烈补给,李德謇一直都在幽州这边生活,对这边的环境可是清楚,至少在十月份到来前把物资给送上,李德謇相信不会误事。</p>

李德謇顺着海岸线一路前行,航运速度到底比大军前进的速度要快得多。</p>

至少他回来时,看到海岸的卑沙城(大概大连市)已经被唐军占领,不过这时代大连的主要土地都还在水里淹着,所以卑沙城实际上也就只是个小镇,一个看起来异常热闹的小镇。</p>

因为这城池对李泰来说还是很重要的。</p>

这城市这时候有成为港口的资格,因为占领这里,大唐的军队海上运输的粮草就能直接从这里登陆,让粮草的运输距离又缩短了,这自然让大唐军队的安全性提高了几分。</p>

当然,王真儒肯定是要骂娘了。</p>

因为占领这里,李泰命令沿岸栈道的距离又需要加强,然后他刚刚还以为已经完成的工程,马上就又要重新投入到新的工程中了。</p>

面对魏王这甲方,王真儒能怎么办,只能结束完成工程的欣喜,马上投入到新工程中。</p>

】</p>

不过,对李德謇来说,到底也是知道大唐军队进展顺利,写了一封奏报,上交给李世民。</p>

李德謇倒没敢留下来,毕竟登陆平壤的战役不算是终结,所以李德謇带着舰队继续一路向西,前往幽州去补给。</p>

而李德謇来到幽州后,或者说仅来到天津,李德謇目光中便带着几分不可思议。</p>

因为现在的天津不但没因战争而有什么萧索,相反这时候的幽州显得格外热闹繁华,仿佛他们对就在渤海对岸,决定了两岸关系的战场毫无觉察。</p>

而事实上,李泰在幽州埋下的种子,终于随着大唐与高句丽的战争到来,开始真正催化。</p>